
神通有两段,第一个是放大光明,第二段是大地震动。先看放大光明。
尔时,世尊就面对文殊师利菩萨等无量百千万亿这些旧住娑婆世界,就是这些本来就是在娑婆世界依止释迦牟尼佛修学的法身菩萨,还有四众弟子,还有八部鬼神,在这么多的大众前现大神通力。
这有三种神力:
第一个,出广长舌相,上至大梵天。出广长舌相,主要是要证明佛陀所说的法是真实语。它不是方便说,是佛陀的内心真实想说的话。这是第一个,出广长舌相。
第二个,毛孔放光。他一切身上的毛孔,放于无量无数颜色的光明,而这一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这个地方还不但是释迦牟尼佛放光明,同时间众宝树下师子座上这些来自十方分身的诸佛,也是同时地出广长舌相,身上的毛细孔也放大光明。
一般来说,佛陀的放光表达的是智慧,因为智慧破除黑暗。但是我们很少看到佛陀是用毛孔放光的。你比方《楞严经》佛陀是头顶放光,有一些是白毫放光或者卍字放光,可能就是身体的某一个部分。只有《法华经》的这个流通分的时候是毛细孔放光。那么这是表示什么意思呢?
蕅益大师说,这表示放一切光,照一切土。也就是说,佛陀这个光明,真如实相的光明,是没有死角的。这个世间上没有一个黑暗的地方,全部照得到。那表示佛陀的智慧是周遍性、圆融性的。
这什么意思啊?就是你从初学《法华经》开始,你一个生死凡夫,你当然从一念随喜修起。因为我其他的也没办法修,我就是想办法去随顺它,我欢喜它,就这么一个一念随喜。那以一念随喜,你的智慧跟佛陀究竟的智慧是平等不二的,就所谓的六而常即,即而常六,只是说浅深不同。我们现在是名字位的佛陀智慧,佛陀是究竟即佛陀智慧。但是这个智慧,其实本质是一样。
比方说,我们现在是生死凡夫,我业障很重,我去拜忏。我拜忏的时候,我学了《法华经》,我当然不能从因缘观去拜。从因缘观去拜,想灭掉无量无边的罪业,这样子我拜到什么时候啊?你不能够从因缘上说,你造罪造了无量无边,却要把这无量劫来造的罪业在今生要拜完,不可能。
但是你要从理观,把所有的罪业拉到一念心性,然后启动你的一心三观,即空即假即中。从即空的角度,离相的角度,我的清净心本来没有罪业,这很重要!本来没有罪业。
第二个,从即假。这个罪业是唯心所现的,它是一个假名假相而已。所以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只要我心不再造作,我不再熏习它,这个业就沉淀下来,就即假。
所以,你是一个生死凡夫,你操作的智慧跟佛陀智慧是一样。你看佛陀,他的种种的三昧神通,无量的百千陀罗尼门,他也是操作一心三观。他操作的方法,就跟你在拜忏的操作方法模式完全一样。当然,佛陀操作一心三观比我们自在圆满多了,但是你不能忽略,本质是一样。
这就是为什么权法的智慧不一样。比方说你修空观、修无常观。你修无常观对治烦恼,那对不起,你今天要修净土,你这无常观就没有用了。你不能用无常观去看净土,这净土一看就没有价值了。极乐世界七宝池八功德水,无常故苦,苦即无我,无我故空。你不能这么去看净土。
所以,你修空观的人,你变成要很多套模式。我在修出离心,我就修无常观;我现在修净土,欸,我就改成修假观。所以,你如果不修一心三观,你就要修很多套智慧,当你要断恶的时候修一套,你要修善的时候修一套。《法华经》不用,你把一心三观学会了,一切的断恶修善,包括往生,包括成佛,全部都用得到,放诸四海皆准,都是圆顿。
所以,为什么佛陀的智慧可以从毛细孔放光?就是他这个光明普遍涵盖,没有死角,任何法门都可以跟它对接,这就是佛陀智慧圆满的地方。这个地方讲到因地的智慧,放大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