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切法无我,我人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第一是一切法。如果从广义的角度来看,就是指的宇宙万法,我们的身、心、世界之法;如果从佛法的角度概括而言,无非就是有为法与无为法,世间法与出世间法;这里就本论的内容而言,一切法就是指的五位百法。第二是 无我。
这是修证佛法的终极目标,也是当下的真实状态,因为我人看不明白这个真实状态,误以为万法之中有个主宰,就是那个唯一、常在的我,正因以此我为核心的存在感,故而才引发种种分别,得到时生贪,失去时生嗔,而我的本质就是根本无明,绑定在一起就形成所谓的我执,无有间断地喷发着由贪、嗔、痴组合的种种烦恼执着。
唯识佛法在解析无我的时候,根据其情状一般会分为两个层面:一个是人无我,一个是法无我。广泛地理解,人无我是指众生只是由色、受、想、行、识五蕴之法和合组成的,并没有一个恒常不变,永远不死的我存在;法无我则是说包括佛法在内的一切法,都是因缘和合而成,缘聚则有,缘散则灭,也没有一个定法存在。
从佛住世说法来看,世尊在讲法的时候先是讲的有教,也就是说四谛、十二因缘法的时候,说我所执着的这个色身是虚幻的,是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的组合体,这就是人无我;然而弟子们虽然放下了我执,但是对五蕴、十二入、十八界之法又认为是真实的,所以佛又讲了空教,说执着法也是一种不究竟,这就是法无我。从教法上讲,小乘佛法主要破的是人我执,而说我空;大乘佛法主要破的是法我执,而说我法二空。
这样我们就容易理解《心经》中讲的照见五蕴皆空,不但五蕴组合的我是空的,连五蕴之空也是空的。《金刚经》讲法尚应舍,何况非法,这里的舍非法就是人我空,舍法就是法我空。
我们在分论人无我与法无我时,只是为了在形式上相对独立而易于理解,但实际上再推敲一下,如果没有我,谁又去执着法呢?所以究竟而言,世尊才说一切法无我。
然而,说一切法无我,并不是有我之后,再去破了我,最后才发现无我,而是意识到本来就一直无我。
宏海法师《大乘百法明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