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29 更多文章
三宝是生命的归宿
——在皈依法会上的开示
济群法师
善男子,善女人: 谛听! 皈依,是我们人生的重大事情。在无尽的轮回中,我们之所以流转生死,我们之所以沉沦,不得解脱,就是因为,我们找不到生命的方向,我们找不到解脱痛苦和解脱轮回的究竟的方法。我们看不到生命的方向,一直在不断地起烦恼,不断地造业,而这又使得我们在轮回中沉沦。 皈依,就是寻找生命的依赖和归宿。 我们深刻地意识到,世间上的财富、地位、感情、家庭、儿女,所有的这一切,对我们的人生,只是具有暂时的意义,而没有永久的意义。我们现在所执著的这一切,我们现在所追求的这一切,都经不起死亡的检验。当死亡现前的时候,所有的这一切都帮不上忙。我们需要寻找一种究竟的归宿和依赖。 我们选择了三宝,作为我们生命的归宿,作为我们生命的依赖。 我们信仰佛法,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皈依的对象;我们为什么要选择皈依。 我们皈依的对象就是三宝:佛、法、僧。从今以后我们确定,佛法僧三宝是我们生命的归宿和依赖。 我们为什么要皈依佛呢?佛陀是生命、人格都达到圆满的人。佛陀的生命的品质,是由大智慧、大慈悲组成的。有了大智慧,就能够通达宇宙人生的真实。佛陀已经解脱了一切生命的迷惑,已经解脱了一切烦恼,足以作为我们的依赖,足以作为我们生命的楷模。有了大慈悲,就能够帮助众生解除轮回的痛苦,为我们宣示解脱之道。佛陀具有大慈悲的品质,对我们一切众生都能够生起无限慈悲的心。所以,我们需要佛陀作为我们依赖的对象。 法,是方法,就是成就这种高尚品质的方法。法,是佛陀为我们众生所开示的解脱的方法。对法的学习,一方面可以帮助我们了悟宇宙人生的真相,一方面可以帮助我们解除人生的痛苦和烦恼。法,是人生的大智慧。 为什么我们的生命中充满着烦恼?因为我们的生命中充满着迷惑。这种烦恼和迷惑,就是制造我们生命痛苦的根源。我们通过修习佛法,可以彻底解除生命中的烦恼和迷惑。 我们学佛的最终的目标,就是要成佛。我们学佛,不只是把佛陀作为我们求保佑的对象。其实真正的学佛,就是要向佛学习。佛陀在菩提树下悟道了,看到我们每一个众生都有佛性,我们每一个众生的生命内在,都有成佛的高尚的潜质。我们学佛的过程,就是通过对佛法的修学,开发我们生命内在这种成佛的品质。 我们一旦具备了佛的这种品质之后,我们就开始有能力真正地解除我们生命的迷惑和烦恼。最终,我们也能够成佛,我们也能够和佛菩萨一样,得大自在,再也不会有痛苦,同时我们还有能力去帮助无量无边的众生。 皈依僧,以整个僧团作为学佛的对象,主要是以贤圣僧的品质作为我们皈依的对象,那就是智慧、解脱。 我们在学佛的过程中,需要亲近善知识。如果我们不亲近善知识的话,虽然皈依三宝了,还是不得要领。比如,有些人皈依了之后,并不知道如何真正地走向解脱道。皈依了之后,我们一定要亲近善知识,依法得解脱。 皈依三宝,代表着我们生命中非常重要的选择。要通过这种隆重的仪式,来帮助我们完成生命中最庄严的宣誓。 我们深信:只有佛法僧三宝,才能帮助我们了悟生命的真相;只有佛法僧三宝,才能引导我们究竟地解决生命的痛苦。这样的认知,是我们选择三宝作为皈依对象的一个必要的前提。如果没有这样的一种认知,我们虽然皈依三宝了,还是不能得到皈依体。 皈依,是帮助我们完成这种生命的宣誓,重大的宣誓。这种宣誓,一定要建立在我们认知的基础上,一定要发自内心。只有这样,在我们的内心中,才有可能种下皈依的菩提种子,我们才能获得皈依体。而这个皈依体,就是我们今后走向解脱道、走向菩提道的重要基础。 我们在皈依的时候,一定要明确皈依的意义,皈依对我们的生命所蕴涵的巨大的意义。我们对皈依的意义有一分认识,佛法对我们的生命就会产生一分作用。我们对皈依的重要性有十分的认识,佛法对我们的生命就会产生十分重要的作用。 如果我们对皈依的意义没有认识,我们虽然跪在这里皈依了,皈依过了也就过了,佛法在我们的内心没有多少影响。我们很多人皈依过了,可是我们的生活观念、生活方式,一点都没有改变。这种皈依,其实和没有皈依是一样的。 皈依了之后,最关键的是我们还要修学佛法。通过修学佛法,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念,开始通过佛法的观念来改造我们的人生。 真正对皈依生起极大的信心,我们的生命将会从以自我为中心的状态中走出来,开始以三宝为中心。我们只有以三宝为中心,才有可能从过去的不良串习中走出来,真正地走上解脱道,真正地走上菩提道。 所以,对皈依的意义的认识,确实非常重要。 皈依了以后,作为在家居士来说,相应的就是要受持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 不杀生,所有的有生命的,我们都不能杀害。但是,作为在家居士来说,如果没有条件吃素,三净肉还是可以吃的。什么叫三净肉呢?就是不见为我杀、不闻为我杀、不疑为我杀。这个肉不是专门为你杀的,你就可以吃;如果是专门为你杀的,你就不可以吃。 不偷盗,又叫做不与取。凡是别人没有给你的东西,你都不可以把它私自占为己有。 不邪淫,除了合法的男女性关系以外的性关系,都不可以有。 不妄语,不欺骗别人,不用伤害的心去欺骗别人。 不饮酒,就是不喝酒。 这五条戒,在现在的这个社会,很多人因为已经养成不良习惯了,要做起来,也有一定的难度。今天,可能有一部分居士发心要受五戒,还有不少居士没有做好受五戒的准备。 在受戒的时候,我们讲到不杀生、不偷盗……如果你不想受,那么你就不要回答。你想想,五条你能够做到哪一条,你可以先受哪一条。其他的,你要是做不到的话,可以先不要受。
本性法师:面对迫害时,我们应当像佛陀这样做
本性法师:寻找我们的香格里拉
颤栗24小时,接连发生地震背后,除了祈福我们还需要……
真圆法师答:怎样做拜忏3次,各行108拜?关于叩头?
佛陀前世是兔子?烧身供养修行者助人成佛
新茶,怎样喝更健康
真圆法师答:我请了弥勒佛和观音菩萨应该怎样供奉?
阿弥陀佛的成佛经历
宣化上人:我们现在修行,处处都要修福,处处都要修慧
宣化上人:你想要成佛,必须经过这条路
开仁法师:生灭观与不生灭观
厚观法师:成佛之道 12 大乘不共法 大乘三系
邪淫让我失去好多,佛法让我闻到奇香
厚观法师:成佛之道 5 三乘共法
慎重:妄谈“一切法均是佛法”即是大妄语!~ 一则《地藏论坛》的讨论帖(二)
大安法师:怀孕后怎样让胎儿福慧增长
果煜法师:佛法原典 道品诵
大安法师:怎样才能预知时至自在往生
净土法门法师:三世因果
佛弟子感悟篇:我们怎样才能解救亲人和自己
嘎玛仁波切:这是佛法的因果论和宿命论最大的不同之处
那些离我们渐行渐远的教养和文明
慧祥法师:不要乱发随口愿—佛弟子须知
如本法师:成佛之后还会变为众生吗?还有因果吗?
慈法法师:安居第六十四日(二):于无佛法世界住持庄严
怎样鉴别毛主席像章的真伪
龙女顿;悟成佛
道祥法师:道证法师有二不能:一不弯腰驼背,二不昏沉
净宗高僧昙鸾法师
一个苦和尚的旷世传奇之具行法师
唐朝的道宣律师和窥基法师的故事
成峰法师:我们都是那只寻找回家之路的猴子
宗舜法师:请法器会得到佛的护佑吗?
教你怎样将手串盘出漂亮包浆
宣化上人:怎样才能拥有过目不忘的本领?
静波法师:成佛要福慧双修
香隆立嘉措仁波切:从观音法门到达成佛的过程 正确的学佛观点之十九
香隆立嘉措仁波切:怎样度一切苦厄究竟解脱?
倘若今天念佛,明天不念,也就是今天成佛,明天不成佛了?
圆因法师:我们的导师—圆因法师(圆因法师丛书序文会集)
怎样念准提咒感应最好
怎样做到凡事随缘,随遇而安?
智海法师答:佛法是如何判断是非的呢?
净土法门法师:今天社会之不安定,人心浮躁,造作恶业的人愈来愈多的原因
智海法师答:每个月我们女的都有不方便的那几天,我想请问一下那几天可以去寺庙吗?
因果真实不虚,我们的冤亲债主都是这样来的
智海法师:佛法修持与生活(第六届智慧之旅禅修营)
道西法师:学佛是为今生还是为来世?
梦参老和尚:定业若可转,没有因果了;定业若不可转,就没有人成佛了
净土法门法师:恶意伤害有道德的人,要承担相应的因果
达真堪布:为什么不信因果呢?就是因为我们没有智慧 2018观音法会开示(二)
明海法师:“如实知自心”是佛法与禅修的目标
化永法师:种如是因、得如是果
普献法师:宝积经讲记 四非善知识
怎样投资收藏鸡血石
净土法门法师:一日一夜,万死万生,生死无间
净土法门法师:一切吉凶祸福不要去问人
普献法师:菩萨善顺之相
普献法师:收放自如
普献法师:空观浅谈
普献法师:宝积经讲记 大宝积经
普献法师:钱财露白引事端
明海法师:堕胎后怎样忏悔?
净土法门法师:盗三宝物,一针一线,亦堕阿鼻地狱
我们修炼你教的九座加行,能不能去极乐世界?
达照法师:佛法是要用身心行为去衡量、去测量、观察世界
无上甚深的佛法
达照法师:要想不二,就学佛法
净土法门法师:果报是从哪里来的?
选择三级修学 开启生命觉醒
达照法师:改我们的缘,消我们的业障
六字大明咒怎样念有感应
多多放生,对我们有什么好处?
净土法门法师:因要是没有缘不会变成果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修福积德
准提咒怎样感应最快
智谕法师:修学佛法要求解脱味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三大魔王-手机、电视、网络,让我们的身心难以清净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因果报应的事情,天天都在发生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我得福,他背因果
华山思过崖:放生时候,我们学到什么?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对于因果彻底明了,我们就知道怎么生活
吃素的狮子--「小淘气」 带领我们进入和平的国度
成佛之本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见惑放下,清净心就出现了
明真法师:致万钧、道安两法师函
演培法师:佛法的因果论
智慧之语: 吃素的原因 - 要训练我们的心地逐渐倾向慈悲
倓虚法师:佛法不是迷信学佛才能破除迷信
父亲因杀猪短命报,儿子病后遇佛法
东初法师:佛法真精神
倓虚法师:何谓佛法_何谓佛教_何谓佛学_何谓学佛
倓虚法师:持律法师的行力成就
煮云法师:观音应身的慧集法师
宣化上人:我们学佛的人应该把家庭子女教育好
月溪法师:月溪禅师答:法师说法,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那一个心来说法?
月溪法师:月溪禅师答:法师讲经,讲佛性恒守本性,始终无有改变,佛性不受薰染,出何经典?
月溪法师:月溪禅师答:因何佛法先后?
南亭法师:六道轮回的问题(四)
南亭法师:华严经 净行品 讲义 二十一
心经
金刚经
大悲咒
楞严经
法华经
药师经
华严经
阿弥陀经
无量寿经
观无量寿经
长阿含经
地藏经
普门品
超然法师
佛教故事
佛教故事:孝的故事
佛教名词
汉传法师
汉传人物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