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三餐里的规律养生

2015-12-24 生活百科

“三餐制”,是目前世界通行的基本进餐形式,并被认为是与人的生理状态比较适应的方式。

“三餐制”的形成,使人体逐渐形成了进食方式上的条件反射,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生理功能。在每餐前,以胃为中心的消化系统都在这种反射的指导下做好了接受和消化食物的准备。这个过程像计算机程序一样精确,胃、胆、胰、肠等器官把适量的消化液投放到要消化的食物中去,使机体得到足够的营养。

如果饥饱无时、食量不定,这些器官既没有准备好适量的消化液,又没有适合接受这种变化了量的容器,在被动的情况下勉强接受这种现实,疾病自然就要发生了。

常见的疾病有急性胃扩张、胃及十二指肠穿孔、细菌性腹膜炎、腹泻、痢疾、急性胰腺炎、胆囊炎等,严重的情况会危及到人的生命。除参与消化、吸收的这些器官直接受到损伤外,饥饱无常还会累及心、脑等重要器官,使这些器官相对缺氧、缺血,造成人少气无力、困倦嗜睡、无精打采,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甚或导致糖尿病、胆石症、心脏病等疾患的发生。

国内有研究说,经常饱食是造成骨质疏松和寿命减短的直接原因。年轻时长期饱食的人,年老时发生骨质疏松的机会明显增加。而年轻时就注意节制饮食、一日三餐有规律的人,老年之后体内甲状旁腺激素含量增加不明显,摄取的钙就容易沉着于骨骼之中,患骨质疏松的机会就大大减少了。美国科学家在老鼠身上进行的一项实验研究表示,衰老和功能退化是高热饮食起作用的结果,而摄取低热饮食的老鼠更富于朝气和活力,其寿命要比进食高热饮食的长50%。它的结论是“吃不饱更长寿”,这对人类也有启示。

蒙古族牧民“膳无定时,有即食;或以事冗,数日不食,亦无饥色;而久饿一饱,竟可兼数人之量”的饮食习惯,是长期游牧生活造成的,他们的机体也逐渐建立起了适应,但对常人来说肯定是危害很大的。随着牧民定居生活方式的逐渐形成,这种饮食习惯也在发生着变化,牧民的生存质量会在这种变化中不断得到改善和提高。

有国外专家提出,21世纪的饮食趋势是一日五餐或随想随吃,这种形式更适应于高速度、高效率从事脑、体力劳动者的身体需要,减少高消耗带来的饥饿感、疲劳感,使人的生活更加轻松愉快。按照这种模式,机体对蛋白质的消化率将由现在的75%提高到85%,人体的新陈代谢需要建立起一个新的平衡机制。不过,这毕竟还是一种设想,人体生理和社会实际能不能接受它,还是一个问号。从当前的实际出发,还是坚持一日三餐、科学进食好。

2024-02-05 02:15

点赞 2

评论问答

相关阅读

沉香熏香养生,靠不靠谱? 沉香熏香养生,靠不靠谱?

如何用桃花美容养生 如何用桃花美容养生

沉香的价值不止在于养生 沉香的价值不止在于养生

沉香记  ▏居家养生 沉香记 ▏居家养生

时辰养生的秘密 时辰养生的秘密

以茶养生 健康长寿 以茶养生 健康长寿

宣化上人:一生之计在于勤,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宣化上人:一生之计在于勤,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精品沉香手串刮起的沉香养生清新风 精品沉香手串刮起的沉香养生清新风

沉香养生之“泡” 沉香养生之“泡”

清明如何用沉香养生? 清明如何用沉香养生?

净土法门法师:一日一夜,万死万生,生死无间 净土法门法师:一日一夜,万死万生,生死无间

沉香不可忽视的养生价值 沉香不可忽视的养生价值

秋末冬初勤养生:四大良品助你排毒 秋末冬初勤养生:四大良品助你排毒

本焕法师:105岁「佛门泰斗」谈养生与修心 本焕法师:105岁「佛门泰斗」谈养生与修心

香薰师唐欣演讲素食与养生 香薰师唐欣演讲素食与养生

瑜伽养生中所蕴含的健康秘密 瑜伽养生中所蕴含的健康秘密

沉香水的养生疗效 沉香水的养生疗效

传统沉香香道养生文化再受青睐 传统沉香香道养生文化再受青睐

香与养生 香与养生

七旬老汉照顾百岁母亲数十年如一日 七旬老汉照顾百岁母亲数十年如一日

焚香与养生 焚香与养生

菩萨说若欲往生净土当念阿弥陀佛一日一夜专心致志即得往生 菩萨说若欲往生净土当念阿弥陀佛一日一夜专心致志即得往生

教你“举手之劳”的养生法 教你“举手之劳”的养生法

秋季饮食养生教你七招 秋季饮食养生教你七招

冬季多吃“养生三宝”(图) 冬季多吃“养生三宝”(图)

春季应如何养生 春季应如何养生

印良法师:禅道与养生 第三章 禅道与养生 第二节 禅的宗教观 印良法师:禅道与养生 第三章 禅道与养生 第二节 禅的宗教观

夏季养生之全方位提醒 夏季养生之全方位提醒

生活细节巧养生 生活细节巧养生

医生没告诉过你的养生法 医生没告诉过你的养生法

冬补吃素食 养生又瘦身 冬补吃素食 养生又瘦身

铭圣养生素餐厅——养生素食、精工细作 铭圣养生素餐厅——养生素食、精工细作

日常三餐吃出苗条身材 日常三餐吃出苗条身材

人各种阶段的养生(3) 人各种阶段的养生(3)

素食养生,肠道无忧 素食养生,肠道无忧

解密大长今养生御膳 解密大长今养生御膳

饮食养生的原则-烹调有方 饮食养生的原则-烹调有方

饮食养生的原则-合理调配 饮食养生的原则-合理调配

素食养生怎么吃更健康? 素食养生怎么吃更健康?

实用佛教:第十五课、佛教徒的一日行 实用佛教:第十五课、佛教徒的一日行

【素食养生】初伏话养生 【素食养生】初伏话养生

生食:一种养生好选择 生食:一种养生好选择

巧喝心情果茶美颜养生(下) 巧喝心情果茶美颜养生(下)

小南瓜的五大养生功效 小南瓜的五大养生功效

素食茶禅,郑板桥的养生宝典 素食茶禅,郑板桥的养生宝典

老人养生不妨多吃这些素食 老人养生不妨多吃这些素食

冬季素食比肉类更养生 冬季素食比肉类更养生

佛教故事:因果报应:养生袪病法 佛教故事:因果报应:养生袪病法

养生抗寒多吃8大坚果 养生抗寒多吃8大坚果

一日一素丨香菇镶豆腐 一日一素丨香菇镶豆腐

“白领”运动养生 “白领”运动养生

年轻女性养生多吃红糖 年轻女性养生多吃红糖

养生的五难与六害 养生的五难与六害

莲海真味推荐6款素食养生锅,冬日暖暖滴 莲海真味推荐6款素食养生锅,冬日暖暖滴

什么食物是养生最佳食物? 什么食物是养生最佳食物?

饮食养生有学问,这几种食物滋补温养益处良多 饮食养生有学问,这几种食物滋补温养益处良多

一念相应一念佛,一日相应一日佛 一念相应一念佛,一日相应一日佛

素食也养生 教你做健康素食达人 素食也养生 教你做健康素食达人

打坐养生,康健修行,浅谈素食的四种境界 打坐养生,康健修行,浅谈素食的四种境界

具此功德,一日乃至七日,即得往生 具此功德,一日乃至七日,即得往生

一日不作,一日不食 一日不作,一日不食

遵循缘起性空而因果相续这一规律皆可成佛 遵循缘起性空而因果相续这一规律皆可成佛

健康养生-十二经络走向图与说明【足少阴肾经】 健康养生-十二经络走向图与说明【足少阴肾经】

健康养生-十二经络走向图与说明【足太阳膀胱经】 健康养生-十二经络走向图与说明【足太阳膀胱经】

佛教的素食养生 佛教的素食养生

养花“对路”利养生 养花“对路”利养生

冬季养生:男人“冷”养女人“热”养 冬季养生:男人“冷”养女人“热”养

吃对素食养生保健治病 吃对素食养生保健治病

女性的生理期保健养生饮食秘方 女性的生理期保健养生饮食秘方

养生以素食为主 除病以恬静为高(健康箴言) 养生以素食为主 除病以恬静为高(健康箴言)

因果规律与命运

素食养生:膳食营养补充平衡原则 素食养生:膳食营养补充平衡原则

佛教追逐素食养生的缘由! 佛教追逐素食养生的缘由!

我们身边的养生菜 我们身边的养生菜

【素食养生】睡前千万不能吃的9种食物 【素食养生】睡前千万不能吃的9种食物

从杂粮到蔬菜:素食养生的最实用解析 从杂粮到蔬菜:素食养生的最实用解析

【素食养生】常年吃素人群谨记四大健康原则 【素食养生】常年吃素人群谨记四大健康原则

圣德禅寺养生素粽受欢迎 圣德禅寺养生素粽受欢迎

健康养生-十二经络走向图与说明【足厥阴肝经】 健康养生-十二经络走向图与说明【足厥阴肝经】

健康养生-十二经络走向图与说明【足少阳胆经】 健康养生-十二经络走向图与说明【足少阳胆经】

健康养生-十二经络走向图与说明【手厥阴心包经】 健康养生-十二经络走向图与说明【手厥阴心包经】

健康养生-十二经络走向图与说明【手少阳三焦经】 健康养生-十二经络走向图与说明【手少阳三焦经】

三亚南山养生素宴 呈寺院素斋之精华 三亚南山养生素宴 呈寺院素斋之精华

素食广场-谈素食养生 素食广场-谈素食养生

素食养生——佛教饮食之道 素食养生——佛教饮食之道

佛家养生百字诀 佛家养生百字诀

【素食养生】端午节习俗暗藏养生秘密 【素食养生】端午节习俗暗藏养生秘密

素食养生 | 怎样从一个肉食主义者变为素食者? 素食养生 | 怎样从一个肉食主义者变为素食者?

韩国流行素食养生法 韩国流行素食养生法

素食养生---想不犯困要多吃点素食 素食养生---想不犯困要多吃点素食

【素食养生】喝粥杜绝以下几个误区 【素食养生】喝粥杜绝以下几个误区

素食养生——素火锅 素食养生——素火锅

素食养生汤 淮杞桂桂圆肉冬瓜汤 素食养生汤 淮杞桂桂圆肉冬瓜汤

【素食养生】学佛人吃素的用意? 【素食养生】学佛人吃素的用意?

周恩来总理养生保健之道揭秘! 周恩来总理养生保健之道揭秘!

素食养生的好处 素食养生的好处

【素食养生】佛教文化素食观的巨大价值 【素食养生】佛教文化素食观的巨大价值

佛教故事:孝的故事:七旬老汉照顾百岁母亲数十年如一日 佛教故事:孝的故事:七旬老汉照顾百岁母亲数十年如一日

岁月静好 素食养生 岁月静好 素食养生

中药防寒养生5法 中药防寒养生5法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