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如何看“素食够不够营养?”

2016-06-11 素食概念

不讲“营养”讲什么?

首先,传统中医的角度,基本上没有“营养”的概念。自古中国人都不讲“营养”,而只会讲食物够不够丰富、是否充足、够不够饱、好不好吃……营养学是近代西医学的附带产物,随着微观还原论研究的发展,能够分析每一种东西的“成分”,这就叫作营养了。古代无法做这种“分析”,就无法从这个角度讨论问题了。

古代饮食不讲“营养”的话,还可以讲什么?中医更强调另一个问题,用现代的语言来说叫“吸收”能力,古代中医则叫“受纳运化”。试想看,就算是在现代,很多在农村生活的人,饮食哪里有这么讲究?哪里按照营养学来选择食物?他们就是种出什么了,就吃什么吧;又例如古代的人,肯定没有营养学的概念吧,他们怎么吃饭的?就是好吃的就吃吧,尽量选择能找到、喜欢好吃的食物,哪里会想这个食物含有什么成份?

从中医和传统中国文化的角度看,更重视“内在”自身的修养。这就好像学习那样,比如像“填鸭式教育”那样,天天给你灌输大量有益知识,可是学生本身接受不了、或者知识程度未够,那么如何花钱去上课补习也没用;但是,假如学生本身非常聪明勤奋,即使你在穷困的农村山区,没有很好的教育环境,你也可以学有所成。

“素食不够营养”的问题来自“推卸责任”

说到这儿,或许大家也明白中医怎么看“素食够不够营养”这个问题了。“营养”是外来的东西,而中医更强调人本身能否“吸收”营养,而不太在意营养本身。假如身体健康,清茶淡饭也足够养生,假如身体本身不好,那么补的下去都没用。这也是中医有说“虚不受补”的说法,身体虚弱吃什么都未必能够补上。

不是这样吗?很多长寿老人,其实饮食也是相当随便简单;又或者深山里面的和尚,吃饭也极其清淡,还不是健康的生存着?素食够不够营养,中医从根本处就不这样提问,而是反问:“你身体是否健康,能够吸收足够营养?”一个人够不够营养,中医不把责任交给食物,而更着重自身健康与否。

这是中西医学文化的差异。举例说,例如西医上的甲状腺病,西医比较倾向于用“碘质”吸收得太过或缺乏来解释这种病,与沿海地区或内陆地区生活,食物含碘太过或太少有关。中医则不这样看问题,不会单纯用外在因素来解释疾病,例如同样生活在沿海地区的人,人们的饮食习惯相约,但为什么有人会得大颈泡,有人不得?中医更倾向于从自身去找寻答案,例如这一种病,就多与自身的情志、体质因素有关。

中医不讲营养讲味道

再进一步讨论,中医不讲“营养”,但是讲“五味”,就是“酸苦甘辛咸”。五味是各种食物的基本味道,人人都吃,中医认为“过犹不及”,五味都可以吃,只要不太过就行。假如是身体不健康了,则可以从五味的角度上,建议特别侧重吃某一些方面的饮食,以帮助身体调整回正常状态。

从这个角度看,五味的饮食调养,也是强调需要按个体的情况提出建议,这是中医强调“内在因素”的饮食养生特点。

但是,传统中医没有说,必须要每一顿饭五味俱全。五味不等于“五种营养”,现在有一些养生书强调每一顿饭都要吃“五味”食物、“五色”食物,其实中医没有这样的严格要求。再高层次一点说,中医养生提倡饮食宜“清淡”,五味都不要浓烈,朴素简单就是长寿的饮食方式了。

越是担心不够 则越不够营养!

有些人刚开始吃素,只要身体出现一些小毛病,都会怪罪素食不够营养所致。在这里想指出一种现象——“越担心素食不够营养的人,则越容易出现不够营养”;相反,假如不担心自己营养不够的人,则没有这种问题。为什么会这样呢?这里尝试用中医的角度作一回答。

在饮食上,中医强调“脾胃”关系,但很多人未必知道“脾胃”两者各自做什么工作。(中医的脾胃,与西医解剖学的脾脏胃脏的脏器概念完全不同呢。)

在中医来看,“胃”是负责“腐熟水谷”的,就好像一个锅一样,当食物进入肠胃里面了,胃就负责将食物“变熟”,变化成为“水谷精微”,通俗一点讲就是变成人体的“气血”、“营养”了。

但是,胃产生了这些气血、营养以后,要带去周身才行,那就需要“脾”的帮助。《黄帝内经》指说“脾气散精”,脾是负责将胃所产生的精气、气血、营养,输送到全身去,负责运输、疏通的工作。换句话说,脾和胃的关系,用现在的话来说,有点像“消化”和“吸收”两方面的功能,胃负责消化食物,而脾帮助周身去吸收。

重点来了,一个人经常担心的话,原来会影响整个“吸收”能力!在《黄帝内经》有两句话说:“思伤脾”,思为何会伤脾呢?就是另一句话解释了“思则气结”。就好像一个人很集中的想事情时,人的呼吸就不畅顺,身体凝注不活动了。

当一个人常常思虑过多,则使“脾气散精”的功能受阻,就是说,尽管胃的消化能力没有问题,但是脾帮助疏通气血的能力受阻了,脾气不能将气血带到全身去,那么自然吸收受阻,造成“不够营养”的问题。中医上说,这就叫“胃不虚而脾虚”、“虚不受补”,或者现代的话可以说“能消化但不能吸收”。

总而言之,一个容易担心、思虑的人,开始吃素往往就会更加忧心忡忡、思前想后,后来造成营养不良,就怪责素食不好。其实,这本身未必是食物的问题,而只是吃素这个选择反而加重了自己的思虑而已,实际根本原因在于自信不足。

成语说“心广体胖”,如不担心吃素不够营养的人,其实吃饭生活都很随便,尽管吃得少也容易长胖。从这个角度看,担心是没用的,越是担心素食不够营养,则真的会越不够营养!

素食不单是饮食问题,素食讲求朴素、内心清净。其实我们心想什么,与饮食健康有密切关系。

2024-02-05 02:13

素食

点赞 2

评论问答

相关阅读

看到这家三元的素食店才知道什么叫行菩萨道 看到这家三元的素食店才知道什么叫行菩萨道

推荐:吃素食的技巧 推荐:吃素食的技巧

大安法师:临命终时有两种力量能左右往生如何勘验力量是否强大? 大安法师:临命终时有两种力量能左右往生如何勘验力量是否强大?

那些曾经自己制作过的素食 那些曾经自己制作过的素食

达真堪布:人们黑暗负面的心理问题如何看待? 达真堪布:人们黑暗负面的心理问题如何看待?

李炳南答:听有一部分信者说,受戒者一定要素食,但是无素食,信者可以受戒否? 李炳南答:听有一部分信者说,受戒者一定要素食,但是无素食,信者可以受戒否?

李炳南:十恶八邪其义如何? 李炳南:十恶八邪其义如何?

长寿果花生如何吃有奇效 长寿果花生如何吃有奇效

略论素食与佛教:佛弟子食素与食肉之辩 略论素食与佛教:佛弟子食素与食肉之辩

男性上班族如何避免发福? 男性上班族如何避免发福?

台湾素食大发功 远来高僧也称奇 台湾素食大发功 远来高僧也称奇

青少年如何保护眼睛,预防近视 青少年如何保护眼睛,预防近视

专家建议多吃素食减排节能 专家建议多吃素食减排节能

妙祥法师:中医理论“吃哪补哪”,佛教因果论“吃哪报哪” 妙祥法师:中医理论“吃哪补哪”,佛教因果论“吃哪报哪”

霖霖素食:清香藕饼制作 霖霖素食:清香藕饼制作

由素食走向素心—写于素食6周年 由素食走向素心—写于素食6周年

德光法师:佛教如何看待“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德光法师:佛教如何看待“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霖霖素食:干锅蘑菇制作 霖霖素食:干锅蘑菇制作

霖霖素食:苹果柠檬小麦草汁 霖霖素食:苹果柠檬小麦草汁

大安法师:西方路遥如何能至 大安法师:西方路遥如何能至

榛子燕麦块---超营养的随身零食 榛子燕麦块---超营养的随身零食

法增法师:法增比丘答:如何成为佛教徒呢? 法增法师:法增比丘答:如何成为佛教徒呢?

法增法师:法增比丘:如何持好戒? 法增法师:法增比丘:如何持好戒?

大安法师:如何理解以摄心专注而念 大安法师:如何理解以摄心专注而念

大安法师:如何建立信心(二) 大安法师:如何建立信心(二)

牛津大学:素食的三大好处 牛津大学:素食的三大好处

大安法师:又遭地震!在这世间你我如何安心 大安法师:又遭地震!在这世间你我如何安心

大安法师:心不知心,如何万虑休 大安法师:心不知心,如何万虑休

方海权:佛教导我们说话如何使别人能顺从不违逆 方海权:佛教导我们说话如何使别人能顺从不违逆

帕奥禅师:可否请禅师开示如何行禅 帕奥禅师:可否请禅师开示如何行禅

帕奥禅师:据北传佛教,即使佛陀涅槃后,仍能以神通力变现无数应化身救度众生。禅师认为如何? 帕奥禅师:据北传佛教,即使佛陀涅槃后,仍能以神通力变现无数应化身救度众生。禅师认为如何?

帕奥禅师答:请问如何解脱病苦?如何对治病痛?请禅师慈悲开示 帕奥禅师答:请问如何解脱病苦?如何对治病痛?请禅师慈悲开示

缓解女性冬天怕冷的素食 缓解女性冬天怕冷的素食

浅谈素食对戒邪淫乃至佛法修习的影响 浅谈素食对戒邪淫乃至佛法修习的影响

泰戈尔的惊人素食观 泰戈尔的惊人素食观

大安法师:如何知道过世的亲友已往生极乐世界 大安法师:如何知道过世的亲友已往生极乐世界

黑龙江素食餐厅名录 黑龙江素食餐厅名录

大安法师:如何将自己的功德回向给因各种疾病、灾难死亡的众生? 大安法师:如何将自己的功德回向给因各种疾病、灾难死亡的众生?

女性离不开的5大营养 女性离不开的5大营养

江苏素食餐厅名录 江苏素食餐厅名录

大安法师:在家居士该如何修行? 大安法师:在家居士该如何修行?

大安法师:应如何看待堕胎现象? 大安法师:应如何看待堕胎现象?

法清法师:如何才能让周围的朋友信佛? 法清法师:如何才能让周围的朋友信佛?

理净法师:如何摆脱俗心!活着自在? 理净法师:如何摆脱俗心!活着自在?

净土法门法师:宣扬佛家因果教育与中国传统教育,请问应如何使其相辅相成 净土法门法师:宣扬佛家因果教育与中国传统教育,请问应如何使其相辅相成

比尔盖茨:让素食成为下一个windows 比尔盖茨:让素食成为下一个windows

素食者永远是年轻 素食者永远是年轻

智随法师:如何面对生活工作中的善恶矛盾 智随法师:如何面对生活工作中的善恶矛盾

本源法师:请来的经书该如何摆放_闲置后的经书该如何处理 本源法师:请来的经书该如何摆放_闲置后的经书该如何处理

达照法师:如何获得快乐与调好人际关系 达照法师:如何获得快乐与调好人际关系

素食的概念因人而异 素食的概念因人而异

大安法师:如何让年轻人接受念佛一法 大安法师:如何让年轻人接受念佛一法

大安法师:修行中遇到障碍该如何克服? 大安法师:修行中遇到障碍该如何克服?

怀孕前补充营养越早越好 怀孕前补充营养越早越好

大安法师:如何解《金刚经》的无与《无量寿经》的有 大安法师:如何解《金刚经》的无与《无量寿经》的有

大安法师:年轻人如何权衡好念佛与学业、工作的关系 大安法师:年轻人如何权衡好念佛与学业、工作的关系

大安法师:净业行人如何勤修戒定慧 大安法师:净业行人如何勤修戒定慧

每天一杯生榨胡萝卜汁营养价值高 每天一杯生榨胡萝卜汁营养价值高

宗性法师:佛弟子如何做一个有担当的人? 宗性法师:佛弟子如何做一个有担当的人?

学佛几年,她是如何从欠债20万,每天生活费5元,到月收入2万? 学佛几年,她是如何从欠债20万,每天生活费5元,到月收入2万?

如何才能让冤家债主不来干扰你? 如何才能让冤家债主不来干扰你?

如何处理抄写好的经文 如何处理抄写好的经文

大安法师:如何找到出世与入世的平衡点 大安法师:如何找到出世与入世的平衡点

大安法师:如何对治YIN欲心 大安法师:如何对治YIN欲心

女性吃素如何补救营养 女性吃素如何补救营养

大安法师:如何用善巧劝导别人修习净土法门 大安法师:如何用善巧劝导别人修习净土法门

宽见法师答:在漫漫的修行路上如何能够让这颗菩提心持之以恒? 宽见法师答:在漫漫的修行路上如何能够让这颗菩提心持之以恒?

大安法师:在家佛弟子该如何修行,诵哪些经 大安法师:在家佛弟子该如何修行,诵哪些经

大安法师:如何才能生起厌离心 大安法师:如何才能生起厌离心

根据你的情况选择合适的素食方式 根据你的情况选择合适的素食方式

初春,如何快速享“瘦” 初春,如何快速享“瘦”

大安法师:管教父母对吗,如何让家庭关系和谐 大安法师:管教父母对吗,如何让家庭关系和谐

在家人如何修行? 在家人如何修行?

如何盘文玩葫芦 如何盘文玩葫芦

夏天必备的素食 夏天必备的素食

大愿法师:如何处理家庭危机 大愿法师:如何处理家庭危机

如何在行禅中培养定力 如何在行禅中培养定力

如何运用因果律避免恶因产生果报? 如何运用因果律避免恶因产生果报?

如何挑选文玩核桃 如何挑选文玩核桃

宣化上人:为何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堪作佛"?应如何恭敬和尊重他们? 宣化上人:为何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堪作佛"?应如何恭敬和尊重他们?

大愿法师:如何做一个快乐的修行人(15) 大愿法师:如何做一个快乐的修行人(15)

大愿法师:如何做一个快乐的修行人(5) 大愿法师:如何做一个快乐的修行人(5)

大愿法师:如何做一个快乐的修行人(14) 大愿法师:如何做一个快乐的修行人(14)

大愿法师:菩萨如何更好地自利利他? 大愿法师:菩萨如何更好地自利利他?

大愿法师:在家居士如何修行·律篇之四 大愿法师:在家居士如何修行·律篇之四

如何鉴别星月菩提的真假 如何鉴别星月菩提的真假

拌出个凉夏素食麻酱拌菠菜 拌出个凉夏素食麻酱拌菠菜

大安法师:念佛如何控制妄念 大安法师:念佛如何控制妄念

远离脂肪肝  不能一味吃素食 远离脂肪肝 不能一味吃素食

佛光法师:解读《圆觉经》之普贤菩萨篇 第四讲 如何发起本起清净 佛光法师:解读《圆觉经》之普贤菩萨篇 第四讲 如何发起本起清净

如何参加放生能更好的积累福德? 如何参加放生能更好的积累福德?

如何放生也能成佛? 如何放生也能成佛?

大安法师:如何对孩子进行各方面的教育(六个话题)? 大安法师:如何对孩子进行各方面的教育(六个话题)?

仁焕法师:如何念佛能得到真正的利益? 仁焕法师:如何念佛能得到真正的利益?

你的身体缺乏哪些营养? 你的身体缺乏哪些营养?

东林素食之碧绿扣酥方 东林素食之碧绿扣酥方

如何理解动物的本性 如何理解动物的本性

最适合中国人食用的10种素食食材 最适合中国人食用的10种素食食材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