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造像中的十个微笑

2016-09-08 佛教图片

1·虽不如蒙娜丽莎的微笑那般著名,表现微笑,也是中国古代佛教造像的艺术追求,可以说没有哪门艺术,是这样的执着于表现微笑而又能如此精彩纷呈。图为一笑:尊贵婉约卢舍那。(龙门卢舍那大佛,通高17米有余,初唐)龙门奉先寺卢舍那是公认最美的大佛,以神秘微笑著称于世,这个微笑具有不可抗拒的魔力。

2·图为龙门石窟。大佛两侧分立八尊造像,本尊卢舍那佛似帝王,二菩萨微笑似嫔妃,迦叶、阿南亦微笑似文臣,天王严肃、力士威猛似武臣,这个格调、这些表情恰好形成了一个围绕佛陀的以微笑为中心的场,在对比与反衬之下,主像自然流露出帝王般的尊贵。

3·造像卢舍那脸圆,面短,眼大,眉弯,眉眼开阔;嘴小,唇底与两外眼角连线呈三角形。一般成人的这个夹角不足60度,而该造像达到90度,是儿童的比例。嘴角微微嘟起,略带女性娇嗔,使得造像于端严之中透出可爱和女性的柔美。波状蓬松的发髻亦有女性特点,服装轻薄的质感,曲回的衣纹态势,胴体的微妙起伏,都使造像呈现婉约。

4·图为二笑:威严劲健禅定佛。(云冈第20窟,佛装三世佛,北魏)有别于卢舍那,这尊大佛的微笑显示出威严劲健的特征,这是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呢?首先,大佛周围壁面雕刻诸多小佛像,象征群臣簇拥。其下矮小人像,象征民众和奴隶。窟顶雕刻舞动飞天,衬托出大佛的雄伟庄严,这些都表现出了皇权的至高无上,俨然是一幅封建统治的图像。

5·图为云冈石窟。其次,此尊佛像雕刻技法吸收了印度犍陀罗浑硕健壮的艺术风格,粗颈、宽肩、厚胸、细腰、面相长圆,发髻平整,虽弱化性别特征,但仍然明显趋向于男性,使得造像的微笑显得劲健。大佛目光悠远,神情坚定,额方,口阔,鼻劲挺。据考,北魏佛教有认定天子即是当今如来的传统,此像即象征北魏太武帝。鲜卑拓跋氏那彪悍强势、粗犷豪放的游牧民族特色,也为造像平添豪迈之气。(图源:收藏杂志)

6·图为三笑:通彻投契拈花佛。(资中东岩2号窟拈花佛,南宋绍兴年间)该窟一龛两像,一佛一弟子,佛是释迦牟尼,弟子是迦叶。窟内壁面装饰简素,只浮雕一条背光火焰纹,两个飞天和几朵散花,体现了宋代石窟造像的风格,极富意境。如此精美的“拈花微笑”石雕造像在中国石窟中极为罕见,微笑是此窟的主题。(图源:收藏杂志)

7·大佛目光下视,抿细的嘴唇和嘴角的笑意尽藏玄机,是一种通彻投契的微笑,与举花的手姿相呼应。细看下来,佛像的唇部有点过于薄和细长,着力强调了唇部的线条。而红砂岩的材质,暖色和哑光色泽给窟内平添了温暖祥和的气氛,微笑得以烘托。(图源:收藏杂志)

8·图为四笑:超逸淡静涅槃佛。(安岳卧佛院第3号释迦涅槃造像,摩崖造像,盛唐)巨佛身体扁平,疏朗的衣纹线形成汇集趋势牵引视线,突出光润的脸部,身躯僵直平板,却反衬出方圆的脸庞和唇边微笑的盎然生机。该像成于盛唐,高度繁荣的社会,艺术气氛具有郁勃浓烈的浪漫气质,佛教造像同样富于激情和感染力。(图源:收藏杂志)

9·卧佛头身比例1,8,符合中国古代绘画中卧式形象的要求,“秀骨清像”风格尤甚,给微笑平添东方风韵。距地5米,长22米的规模,给人的震撼是惊人的,如此巨制刻在崖壁上,一般不会精雕细琢,很难有精彩的作品。但此像却运用概括粗犷的手法,通过巧妙合理的布局和节奏感,显得自如传神。(图源:收藏杂志)

10·图为五笑:明朗永恒卢舍那。(诸城卢舍那大佛头,高1

11·图为六笑:慈爱欣悦弥勒菩萨。(敦煌莫高窟第275窟西壁彩塑,交脚弥勒菩萨像,北凉)弥勒菩萨精致的面部刻画,收敛下视的目光,外展的嘴角,都使微笑的表情得以突出,外披天衣的滚边和花纹形成的两道直线,与视线交汇于口鼻部位,又使微笑的表情得以强调。(图源:收藏杂志)

12·图为七笑:悲悯拔苦不空羂索观音菩萨。(大足北山佛湾第136号转轮经藏窟不空羂索观音菩萨像,南宋)北山,古名龙岗山,位于重庆市大足县西北方向,北山石刻始凿于唐末,止于南宋,转轮经藏窟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石窟。(图源:收藏杂志)

13·图为大足石刻转轮经藏窟。此组以观音为主像,此尊观音造像形象写实,面形既不像云冈石窟具有印度或西域特征,也不像龙门造像那样丰圆,显示出道地的中国人特征,而是完全塑造出一位世俗中年轻美丽的女性的观音菩萨形象。观音脸颊丰腴,还有点双下巴,神态气质完全显示为“人性”而非“神性”。(图源:收藏杂志)

14·图为八笑:幡然彻悟思维菩萨。(青州龙兴寺窖藏出土思维菩萨像,北齐)青州龙兴寺窖藏出土的佛教造像表现出与传统的北朝造像不同的艺术特色,被称为“青州模式”,带有不少南方文化因素。“秀骨清像”“曹衣出水”等,在这里都有明显的体现。该造像呈现幡然彻悟的微笑。欣赏的目光中,神的威严荡然无存,微笑显得人情味十足。残存的色彩告诉我们,它们曾经涂金施彩,微笑因为这些色彩而显得更有温度。(图源:收藏杂志)

15·图为九笑:天真烂漫童女的微笑。(甘肃天水麦积山第123窟童女像,彩绘泥塑,西魏)这是一个侍童,没有扮成菩萨或神仙的角色,而是一个鲜活生动的、质朴的来自俗世的形象。来此观瞻的人们都收束视线汇集于此,自然生动纯真的微笑极具感染力,服饰那简单甚至草率的处理,使精致的五官尤为突出,眯细的眼睛和收敛的目光,夸张的领口弧线对微笑的动势起到明确的强调作用。(图源:收藏杂志)

16·图为十笑:洗炼欢欣飞天的微笑。(云冈第34窟西壁佛龛北侧上隅飞天,北魏)这是一个飞动着的女子形象,面带微笑,面容清瘦,身材修长,腰肢纤细,高髻,上身着短衫,下身着长裙,双足收敛,裙尾裹足,飘展如翼。(图源:收藏杂志)

17·一片欢腾之中,飞天的微笑反倒显示出沉静和内敛,若即若离,既与喜悦相应,又不使活跃的气氛过于喧闹。因为此组浮雕对于整窟的布局仅起到辅助性的作用,起到烘托气氛,交代情景之用,尺寸不大,所以表现的概括而洗炼。(图源:收藏杂志)

2024-02-05 02:13

点赞 2

评论问答

相关阅读

清远法师:放生以及佛教慈悲心的培养 清远法师:放生以及佛教慈悲心的培养

广行法师:了解佛教必知因果和缘起 广行法师:了解佛教必知因果和缘起

佛教知识|开光 佛教知识|开光

『佛教知识』三种业报 『佛教知识』三种业报

佛教的服饰 佛教的服饰

佛教知识 什么斋天 佛教知识 什么斋天

每天学一点佛教知识 佛法 每天学一点佛教知识 佛法

佛教知识(释迦牟尼佛十大弟子) 佛教知识(释迦牟尼佛十大弟子)

佛教中的“不二”的含义 佛教中的“不二”的含义

佛教僧人的称谓 佛教僧人的称谓

你学不学佛都应该知道的佛教知识! 你学不学佛都应该知道的佛教知识!

正慈法师:我们能为佛教做些什么 正慈法师:我们能为佛教做些什么

正慈法师:重整联合 复兴佛教 正慈法师:重整联合 复兴佛教

正慈法师:盛会归来话佛教 正慈法师:盛会归来话佛教

佛教中的“三身佛”是哪三身 佛教中的“三身佛”是哪三身

居士能在家里搞佛教流通处吗 居士能在家里搞佛教流通处吗

大愿法师:佛教中“过午不食”暗含的10个养生作用 大愿法师:佛教中“过午不食”暗含的10个养生作用

佛教中的七种法供养 佛教中的七种法供养

【佛教知识】佛教十八位尊者之十八罗汉名称 【佛教知识】佛教十八位尊者之十八罗汉名称

佛教知识(七) 佛教知识(七)

仁焕法师:人间佛教的理念——自利与利他同步开展 仁焕法师:人间佛教的理念——自利与利他同步开展

【佛学知识】说说佛教的“五眼” 【佛学知识】说说佛教的“五眼”

知识分子对佛教的责任 知识分子对佛教的责任

佛教知识:五蕴 佛教知识:五蕴

【佛教知识】什么叫出佛身血? 【佛教知识】什么叫出佛身血?

每天学一点佛教知识;显、密区别? 每天学一点佛教知识;显、密区别?

佛教放生的意义、实施与注意事项 佛教放生的意义、实施与注意事项

【佛教知识】供养佛像的功德 【佛教知识】供养佛像的功德

道坚法师:做好佛教教育工作 促进和谐社会到来 道坚法师:做好佛教教育工作 促进和谐社会到来

【佛教知识】为什么有这么多佛教派系? 【佛教知识】为什么有这么多佛教派系?

道坚法师:为什么佛教采用乞食制度 道坚法师:为什么佛教采用乞食制度

【佛学知识】13、佛教是怎样传入中国的 【佛学知识】13、佛教是怎样传入中国的

佛教以香治病 佛教以香治病

【佛教知识】-法事 【佛教知识】-法事

朋友都不信佛,我该发什么佛教知识? 朋友都不信佛,我该发什么佛教知识?

这些佛教小知识,你知道几个? 这些佛教小知识,你知道几个?

【佛教知识】无相为体 【佛教知识】无相为体

【佛教知识】杀生具备几个条件成不可悔罪? 【佛教知识】杀生具备几个条件成不可悔罪?

佛教与佛学的关系如何? 佛教与佛学的关系如何?

正月十五元宵节来源于佛教 正月十五元宵节来源于佛教

【净严堂佛堂】佛教知识-法器 【净严堂佛堂】佛教知识-法器

显圣寺│佛教基础知识入门--什么是具足戒? 显圣寺│佛教基础知识入门--什么是具足戒?

【佛教知识】五戒是怎样传授? 【佛教知识】五戒是怎样传授?

佛教里的汉香与藏香 佛教里的汉香与藏香

“放生”在佛教中的含义 “放生”在佛教中的含义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佛教化众生,是以因果为宗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佛教化众生,是以因果为宗

释宽旭方丈解惑:唐代佛教密宗为何物?有何现实意义? 释宽旭方丈解惑:唐代佛教密宗为何物?有何现实意义?

金山区开展佛教场所“一寺一品”主题文化活动 金山区开展佛教场所“一寺一品”主题文化活动

佛教字画挂在客厅那个方向最好 佛教字画挂在客厅那个方向最好

明证法师:为什么佛教只吃素?植物不是也有生命? 明证法师:为什么佛教只吃素?植物不是也有生命?

明证法师:请问师父,佛教对器官捐赠的态度与看法如何? 明证法师:请问师父,佛教对器官捐赠的态度与看法如何?

宣化上人:佛教护法帝释天 宣化上人:佛教护法帝释天

佛教僧装的历史 佛教僧装的历史

佛教的三衣是什么 佛教的三衣是什么

中国佛教四大译经家 中国佛教四大译经家

大安法师:信基督教后可以改信佛教吗?有无不良后果? 大安法师:信基督教后可以改信佛教吗?有无不良后果?

佛像造像有哪些技法? 佛像造像有哪些技法?

【佛教知识】打坐有必要坐很久吗? 【佛教知识】打坐有必要坐很久吗?

难怪孙悟空的毫毛有84000根,你看和谁有关?出自佛教典故 难怪孙悟空的毫毛有84000根,你看和谁有关?出自佛教典故

惟觉法师:佛教的理财观 惟觉法师:佛教的理财观

崇慈法师:女人比男人修行困难吗?佛教对女性的解读 崇慈法师:女人比男人修行困难吗?佛教对女性的解读

崇慈法师答:在佛教关于“灾难”的说法当中,有没有“末日说”和“毁灭说”的说法? 崇慈法师答:在佛教关于“灾难”的说法当中,有没有“末日说”和“毁灭说”的说法?

崇慈法师:佛教为什么叫佛教_成佛的标准 崇慈法师:佛教为什么叫佛教_成佛的标准

明贤法师:佛教与科学没有兼并的必要 明贤法师:佛教与科学没有兼并的必要

佛教的因果观念 佛教的因果观念

风景优美 历史厚重的佛教圣地,泗洲寺,值得一看 风景优美 历史厚重的佛教圣地,泗洲寺,值得一看

黄毅会见国内外佛教高僧 黄毅会见国内外佛教高僧

那些来自佛教的词汇,汉语给予了佛教最高的“礼遇” 那些来自佛教的词汇,汉语给予了佛教最高的“礼遇”

首届“鸡足山迦叶宗风与山林佛教”学术研讨会开幕 首届“鸡足山迦叶宗风与山林佛教”学术研讨会开幕

静波法师:佛教的福报不能只知道“不即”,而忽略了“不离” 静波法师:佛教的福报不能只知道“不即”,而忽略了“不离”

健康减肥的十个生活好习惯 健康减肥的十个生活好习惯

佛教圣众因缘集二十三、劝善弃恶 圣德腾香 佛教圣众因缘集二十三、劝善弃恶 圣德腾香

智海法师:人间佛教的修持 智海法师:人间佛教的修持

佛教圣众因缘集六、口业如山 圣没一言 佛教圣众因缘集六、口业如山 圣没一言

佛教圣众因缘集十五、失言作狗 比丘业报 佛教圣众因缘集十五、失言作狗 比丘业报

达照法师:超越死亡 导论——佛教临终关怀的思想背景 达照法师:超越死亡 导论——佛教临终关怀的思想背景

净因法师:佛教为什么非要用蜡烛来代表光明? 净因法师:佛教为什么非要用蜡烛来代表光明?

达照法师:超越死亡 第一章 第三节 佛教轮回说 达照法师:超越死亡 第一章 第三节 佛教轮回说

达照法师:超越死亡 第一章 生死大事——生死乃世间之主题 第一节 佛教生死观 达照法师:超越死亡 第一章 生死大事——生死乃世间之主题 第一节 佛教生死观

佛祖微笑之三因缘 佛祖微笑之三因缘

佛教最感人的故事:戴斗笠的地藏菩萨 佛教最感人的故事:戴斗笠的地藏菩萨

倓虚法师:何谓佛法_何谓佛教_何谓佛学_何谓学佛 倓虚法师:何谓佛法_何谓佛教_何谓佛学_何谓学佛

骆驼聊新疆之不一样的第一佛经翻译家——佛教八宗之祖鸠摩罗什 骆驼聊新疆之不一样的第一佛经翻译家——佛教八宗之祖鸠摩罗什

守培法师:佛教主义及进行佛教意义 守培法师:佛教主义及进行佛教意义

达摩难陀长老:佛教与政治 达摩难陀长老:佛教与政治

慈航法师: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一)释疑篇 一六、佛教与民治 慈航法师: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一)释疑篇 一六、佛教与民治

风靡清宫的十八子手串有何寓意?佛教十八界都是什么? 风靡清宫的十八子手串有何寓意?佛教十八界都是什么?

正果法师:人间佛教寄语 正果法师:人间佛教寄语

大安法师:戒律是佛教的寿命 大安法师:戒律是佛教的寿命

集佛教庙宇,文物古迹,风景园林于一体的扬州第一名胜 集佛教庙宇,文物古迹,风景园林于一体的扬州第一名胜

妙莲法师:佛教人生观 三、己所不欲莫杀生 妙莲法师:佛教人生观 三、己所不欲莫杀生

妙莲法师:佛教人生观 八、信实不妄修善口 妙莲法师:佛教人生观 八、信实不妄修善口

妙莲法师:佛教人生观 六、断欲不淫了生死 妙莲法师:佛教人生观 六、断欲不淫了生死

圣严法师:如何理解佛教? 圣严法师:如何理解佛教?

净慧法师:佛教传承的根本问题是什么? 净慧法师:佛教传承的根本问题是什么?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