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草皇后——蒲公英,清火消炎、养肝护胃!

2023-04-05 小明酵素

清明将至,雨水充沛,不仅繁花盛开,各种野菜也纷纷上市。马齿苋、芥菜、艾草、香椿....这些时鲜不仅口味独特,还有独特的药用价值

今天,就给大家推荐一种平时常见,却不常上桌的野菜——蒲公英。对于蒲公英,很多人的第一印象便是清热解毒、利尿消炎,但除此外,它还特别适合以下六类人群服用:

01

口腔溃疡人群

蒲公英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尤其是抗菌作用最为显著。它能够有效杀灭引起口腔溃疡的溶血性链球菌。另外,蒲公英有去火消炎、消肿散结作用,能减轻舌头及口腔溃疡部分的肿胀、疼痛感。


02

 胃疼、胃溃疡人群

《本草新编》提到古时北方百姓遭遇饥荒,常常采食蒲公英来充饥,结果发现反而生病减少了。这是因为人饥饿的时候“胃火”会比较盛,这也是有些人会“饿到胃痛”的原因;而蒲公英善于降胃火,性质又比较平和,因此饥民们吃完蒲公英后反而还保护了脾胃。

国医大师、脾胃大咖徐景藩教授曾对蒲公英在胃病治疗的应用,做了甚为全面的概括 :


胃阴虚而有热,常用蒲公英;


胃病兼肝胆湿热,湿偏重者可用蒲公英;


胃痛如用温药理气,可配以蒲公英,制其辛燥;


胃阴不足,配用蒲公英,可防其里热滋生。

03

 肝功能异常人群

研究表明,肝脏中肝糖原的数量与肝脏的功能成正比,蒲公英含有的蒲公英甾醇能够影响人体新陈代谢,使肝糖原含量增加,肝脂肪酶的活性下降,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保护肝脏的作用。


04

 乳腺炎患者

《本草纲目》记载:蒲公英主治妇人乳痈肿,水煮汁饮之立消。解食毒,散滞气,化热毒,消恶肿、结核、疔肿。

据研究显示,蒲公英提取物对毛细血管扩张和通透性亢进、纤维组织增生等有抑制作用,具有明显的体内抗炎活性,有“天然抗生素”之美称。

05

 心血管疾病人群

蒲公英中色素的主要成分为β-胡萝卜素、叶黄素等类胡萝卜素。类胡萝卜素可以在人体中转化为VA,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抗衰老效能,对某些肿瘤和心血管疾病有一定的预防作用。同时,在人体中转化的维生素A还可以提高暗适应能力,保护夜间视力。

06

 湿热体质人群

随着天气变热,很多人都会出现头发、皮肤油腻、爱长痘痘;口苦口干口臭、舌苔发黄等症状,这多是体内湿热淤积、肝气郁结所致。蒲公英泻火除湿、清热解毒、利尿散结,能改善湿热引起的恶心、口臭问题,对湿热引起的痘痘也有不错的效果。


此外,蒲公英能辅助降血糖、降血脂、降尿酸等辅助功效。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开始准备对路边蒲公英“下手”了。一般来说,蒲公英在它开花前采下嫩叶用水煮开,这时候的口感是最好的,开花后叶子就会变得比较硬。食用前用开水(盐水)焯一遍,可以去掉苦味。

在此,小编也给大家整理几道简单易学的蒲公英家常菜:

蒲公英粥

主料:粳米100克,新鲜蒲公英90克

做法:

1、将蒲公英洗净,切碎,加水煎煮,去渣取汁。

2、与淘洗干净的粳米一同入锅,加水适量,先用旺火烧开,再转用文火熬煮成稀粥。

适合人群:妇科生殖器炎症、乳腺炎患者。

蒲公英炒米茶

主料:

蒲公英5克,炒米10克,龙井(或绿茶)5克,桂花3克。

做法:先用适量水把蒲公英和炒米煮10分钟,然后将煮出来的水放入茶壶中,最后加入龙井及桂花泡2-3分钟,即可饮用。

适合人群:适合口腔或牙龈发炎,长期抽烟导致的口腔异味,或者容易上火,口腔溃疡的人。

蒲公英猪肝汤

材料:

蒲公英叶300g、猪肝100g、生姜少许,盐和油适量。

做法:

1、新鲜的蒲公英摘下嫩叶后洗干净,先用盐水焯一遍,捞出备用;

2、猪肝切片,用开水烫一遍去掉血水;

3、生姜切末,与蒲公英、猪肝一起放入锅中,加水加油,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煮15分钟,加盐调味即可。

适合人群:容易上火人群,在春天回暖后食用,清热解毒又养肝。

(以上食谱由 广东省中医院 发布)

食用禁忌

蒲公英虽好,但不是所有人都能“享受”其功效:

一:蒲公英用量不要过大,尤其是第一次冲泡,否则会引起腹痛、腹泻等。

二:蒲公英性寒,脾胃虚寒者不宜单独冲泡,建议放些温性食物来中和寒性,比如红枣、枸杞等。

三:风寒感冒者慎用,蒲公英对热毒引起的感冒效果不错,但对外感风寒引起的感冒可能会加重病情。

四:过敏体质者慎用,喝蒲公英泡的水易出现瘙痒等情况。

2024-02-05 02:12

点赞 2

评论问答

近期点赞

吃素一年二年三年后长相变化 吃素一年二年三年后长相变化

春天来了,酵素护肝 春天来了,酵素护肝

酸酸糯糯的得就是它 酸酸糯糯的得就是它

酵素:免疫的一把好手 酵素:免疫的一把好手

酵素健“胃”好消化 酵素健“胃”好消化

酵素长白膜还能继续喝吗? 酵素长白膜还能继续喝吗?

时令酵素——荸荠酵素 时令酵素——荸荠酵素

如何让酵素更好的让身体吸收? 如何让酵素更好的让身体吸收?

惊蛰:万物复苏 惊蛰:万物复苏

酵素对疾病的调理.千万不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酵素对疾病的调理.千万不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肝胆相照】如何通过调理肝脏改善皮肤斑点 【肝胆相照】如何通过调理肝脏改善皮肤斑点

【肝胆相照】春季养肝正当时,推荐7种养肝美食 【肝胆相照】春季养肝正当时,推荐7种养肝美食

宋江将聚义厅改为忠义堂,此人便知梁山从此再无兄弟,第一个离开宋江 宋江将聚义厅改为忠义堂,此人便知梁山从此再无兄弟,第一个离开宋江

最近甲流流感严重,酵素喝起来! 最近甲流流感严重,酵素喝起来!

喊你吃金桔囖! 喊你吃金桔囖!

新年即将来临,大鱼大肉吃腻了,做点开胃小菜隔壁小孩都馋哭 新年即将来临,大鱼大肉吃腻了,做点开胃小菜隔壁小孩都馋哭

早起一杯酵素,“肠”年轻 早起一杯酵素,“肠”年轻

年将至,酵素备好了吗? 年将至,酵素备好了吗?

【肝胆相照】冬季养肝,科学调养有诀窍 【肝胆相照】冬季养肝,科学调养有诀窍

【冬季养生】教你如何冬季养肾 【冬季养生】教你如何冬季养肾

【肠道畅想】肠道是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坚持这些习惯,减少炎症、增强免疫力,为肠道健康保驾护航 【肠道畅想】肠道是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坚持这些习惯,减少炎症、增强免疫力,为肠道健康保驾护航

天冷喝点姜枣酵素,暖心又暖胃 天冷喝点姜枣酵素,暖心又暖胃

鼻炎反反复复,试试用它 鼻炎反反复复,试试用它

酵素“做你的保护伞” 酵素“做你的保护伞”

甘油三酯偏高,试试酵素调养 甘油三酯偏高,试试酵素调养

酵素催化 酵素催化

素食厨师哪里找,面向全国提供优秀的素食厨师

湿疹难忍,酵素调理 湿疹难忍,酵素调理

又是一年冬吃萝卜夏吃姜的时候 又是一年冬吃萝卜夏吃姜的时候

冬盈一岁满,雪落有清欢 冬盈一岁满,雪落有清欢

自制酵素安全吗? 自制酵素安全吗?

酵素还有这样一“手” 酵素还有这样一“手”

单季最新鲜的水果,用最优的酵素器,做最高品酵素, 单季最新鲜的水果,用最优的酵素器,做最高品酵素,

你的城市降温了吗? 你的城市降温了吗?

酵素——守护心脑血管健康 酵素——守护心脑血管健康

来自“柚”惑的分享,化痰高手 来自“柚”惑的分享,化痰高手

你是否有这样的烦恼?每洗一次掉一大把! 你是否有这样的烦恼?每洗一次掉一大把!

迎寒而立,相拥冬阳 迎寒而立,相拥冬阳

酵素兑水稀释后喝?还是直接喝原液? 酵素兑水稀释后喝?还是直接喝原液?

【酵醒健康】酵素就相当于健康的金钥匙啊,每天吃一杯到底有什么好处呢? 【酵醒健康】酵素就相当于健康的金钥匙啊,每天吃一杯到底有什么好处呢?

节食减肥,不如喝酵素更健康更有效 节食减肥,不如喝酵素更健康更有效

每天一杯酵素,提高免疫少生病 每天一杯酵素,提高免疫少生病

霜降已至,御寒保暖 霜降已至,御寒保暖

百病从肺生,秋天要养护 百病从肺生,秋天要养护

十月桂花飘香,满城秋意浓浓 十月桂花飘香,满城秋意浓浓

天天说酵素,那酵素会有不良反应吗? 天天说酵素,那酵素会有不良反应吗?

【从肠计议】便秘与脾、胃、小肠、大肠、肺、肾等都有关系。 【从肠计议】便秘与脾、胃、小肠、大肠、肺、肾等都有关系。

酵素呵护你的胃 酵素呵护你的胃

【肺腑之言】秋季养肺是关键,现在知道不算晚 【肺腑之言】秋季养肺是关键,现在知道不算晚

“好”酵素让你一夜到天亮 “好”酵素让你一夜到天亮

今日不养生,明日养医生 今日不养生,明日养医生

酵素与代谢 酵素与代谢

秋后怎么吃,才是最.营养又温补 秋后怎么吃,才是最.营养又温补

【从肠计议】悦修源养生排毒三部曲 【从肠计议】悦修源养生排毒三部曲

【肠话短说】排毒三部曲:从肠道到肝肾,全面清除身体毒素! 【肠话短说】排毒三部曲:从肠道到肝肾,全面清除身体毒素!

【肠肠久久】秋季养肠的三大理由 【肠肠久久】秋季养肠的三大理由

甲状腺不好,这三种果蔬尽量少碰 甲状腺不好,这三种果蔬尽量少碰

【肠肠久久】肠道菌群及其功能 【肠肠久久】肠道菌群及其功能

缓慢性心率失常,试试喝诺丽果酵素 缓慢性心率失常,试试喝诺丽果酵素

这种“君”一旦感染,就难愈 这种“君”一旦感染,就难愈

想美白又不想花大钱,那就试试这款酵素 想美白又不想花大钱,那就试试这款酵素

水果多的吃不完易坏,找到它最好的归宿 水果多的吃不完易坏,找到它最好的归宿

喝酵素也有大讲究 喝酵素也有大讲究

民间有句这样的古话,一日不吃酸,腿就打颤 民间有句这样的古话,一日不吃酸,腿就打颤

酵素好,吸收好! 酵素好,吸收好!

清热排毒“草”既可做菜也可入“酵” 清热排毒“草”既可做菜也可入“酵”

青梅酿酵,必有滋味 青梅酿酵,必有滋味

【肠治久安】夏季肠胃养生妙招 从“肠”计议 切勿贪凉 【肠治久安】夏季肠胃养生妙招 从“肠”计议 切勿贪凉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