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被俗称“长寿果”~胜过无数补药!但千万不能这样吃~

2023-01-27 素食达人


花生虽然外表普普通通,却是很多家庭最喜欢的坚果之一,炖汤、凉拌菜中可以放几粒提香,平时也可以当零食解馋。

它有着平凡的外表,却有着不凡的功效,一度被人们称为“长寿果”。


花生功效多
中医认为,花生性平,味甘,入脾、肺经。可以醒脾和胃、润肺化痰、滋养调气、清咽止咳。

主治营养不良、食少体弱、燥咳少痰、咯血、皮肤紫斑、产妇乳少及大便燥结等病症。

从现代学的角度看,花生的蛋白质含量高达30%左右,营养价值可与鸡蛋、牛奶等食物媲美。

虽然富含油脂,但其中80%是不饱和脂肪酸,反而有助于改善血脂的构成。

而且,花生含有的维生素E和锌,能增强记忆、抗老化、延缓脑功能衰退,又能滋润皮肤。

更重要的是,花生中还含有β-谷甾醇,这是被证实的具有抗癌作用的物质,它能促进癌细胞的分解、代谢及凋亡。

花生吃法

生吃——养胃

民间素来有“吃花生养胃”的说法,而这也不无道理。

首先,花生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和脂肪。

其中,适量蛋白质具有中和胃酸的效果,而适量的脂肪又可以刺激小肠粘膜分泌肠抑胃素,来抑制胃酸分泌。

其次,花生是富含有磷脂的食物,能起到乳化和润滑效果,对胃黏膜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因此,对于有轻微嗳气、反酸症状的人来说,可尝试在空腹的时候,取10粒左右的生花生,慢慢地咀嚼至花生成浆后再吞咽,可以养胃护胃。


注:消化不良伴胆囊炎的患者不宜食用花生。

熟吃——安全

花生最好的吃法是熟吃。

首先,花生做熟后,除了水分少了,在营养成分含量的变化上其实并不是很大。

其次,花生做熟后不但会更容易消化,还可以避免寄生虫感染。

花生的做法很多,常见的就是煮花生和炒花生。

在这里,小郎中更推荐大家吃水煮花生。

《本草纲目拾遗》中说,花生本有涤痰之功,世俗以火炒食反能生痰。

意思就是,花生炒着吃更容易上火生痰。

水煮花生在保留花生中原有的植物活性化合物的同时,也更易于消化吸收。

而且,经过漂洗、水煮,花生所污染的霉菌毒素也基本上溶到水里去了,吃起来更安全。

发芽吃——营养更丰富

很多人认为花生发芽了就不能吃了,其实不然。

中医认为,花生芽入肝、肾、肺三经,有平肝潜阳、安神健脑、镇咳止血的功效。

现代医学认为,花生本来就营养丰富,经生发成芽,其营养保健价值更高,尤其是花生芽中的蛋白质和粗脂肪含量居各种芽菜之首。

而且,花生芽中的白藜芦醇含量比花生更高,具有抗氧化、抗炎、抗癌、降脂、防治心血管疾病等作用,因而被誉为“万寿果芽”。

自发花生芽

先预备一两个可漏水的苗盘,用酒精消毒,挑选颗粒饱满、没有瘢痕和霉变的花生,用清水浸泡半天至一天,捞出放在苗盘内,覆上一层黑色塑料薄膜以遮光、保温保湿,每天喷几次水,使芽体全部淋湿,多余的水从盘底流出,盘内不能积水,否则会烂芽。

室温条件下,大约一周时间即可食用,这时子叶尚未完全展开,种皮还未脱落,口感最好。

花生,这么吃才健康

控制量

15克花生的热量相当于一勺油(10克)的热量,过量吃花生易导致血脂升高,加重血脂代谢异常。

每天吃一小把也就是25~35g左右就够了。

不久存
花生很容易滋生霉菌,因而存放时间不要过长。

如果一次买的比较多,可以先把花生放在阳光下彻底晒干,再用塑料瓶密封保存在干燥通风处,最好尽早吃完。

辨体质
这些人不宜吃花生:

高脂血症和糖尿病患者:一天吃花生不要超过10颗。
胆囊炎患者:急性发作期禁食花生。
消化不良的人:消化能力差的人要少吃花生。
儿童:每日吃花生不超过10颗为宜。
过敏者:对花生及花生制品过敏的人群不要食用花生。
血栓人群:血液黏度较高或者有血栓的人群要少吃花生,尤其是不要食用红色的花生衣,谨防造成瘀血不散。

花生食谱
1,老醋花生
醋中的多种有机酸既能解腻又生香,还有清热、活血的功效,对保护血管壁、阻止血栓形成有较好的作用 。

食材:老醋、生花生。

做法:1斤花生、1斤米醋,密封浸泡5~7天。

食用方式:饭后嚼食8~10粒。

每天坚持服用一小把醋泡花生,可辅助防治心血管疾病,但不能代替药物。


2,小米花生粥
小米具有健胃消食、止呕开胃的功效,搭配花生食用,对于年老体弱者和产妇来说,是理想的滋补品。

食材:小米50克、花生仁50克、红小豆30克。

做法:上述食材放入清水中浸泡4小时,入锅时先下花生仁及红小豆,大火煮沸后改小火煮30分钟,再放入小米,煮至米软豆烂即可。


2024-02-05 02:12

点赞

评论问答

近期点赞

吃素一年二年三年后长相变化 吃素一年二年三年后长相变化

春天来了,酵素护肝 春天来了,酵素护肝

酸酸糯糯的得就是它 酸酸糯糯的得就是它

酵素:免疫的一把好手 酵素:免疫的一把好手

酵素健“胃”好消化 酵素健“胃”好消化

酵素长白膜还能继续喝吗? 酵素长白膜还能继续喝吗?

时令酵素——荸荠酵素 时令酵素——荸荠酵素

如何让酵素更好的让身体吸收? 如何让酵素更好的让身体吸收?

惊蛰:万物复苏 惊蛰:万物复苏

酵素对疾病的调理.千万不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酵素对疾病的调理.千万不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肝胆相照】如何通过调理肝脏改善皮肤斑点 【肝胆相照】如何通过调理肝脏改善皮肤斑点

【肝胆相照】春季养肝正当时,推荐7种养肝美食 【肝胆相照】春季养肝正当时,推荐7种养肝美食

宋江将聚义厅改为忠义堂,此人便知梁山从此再无兄弟,第一个离开宋江 宋江将聚义厅改为忠义堂,此人便知梁山从此再无兄弟,第一个离开宋江

最近甲流流感严重,酵素喝起来! 最近甲流流感严重,酵素喝起来!

喊你吃金桔囖! 喊你吃金桔囖!

新年即将来临,大鱼大肉吃腻了,做点开胃小菜隔壁小孩都馋哭 新年即将来临,大鱼大肉吃腻了,做点开胃小菜隔壁小孩都馋哭

早起一杯酵素,“肠”年轻 早起一杯酵素,“肠”年轻

年将至,酵素备好了吗? 年将至,酵素备好了吗?

【肝胆相照】冬季养肝,科学调养有诀窍 【肝胆相照】冬季养肝,科学调养有诀窍

【冬季养生】教你如何冬季养肾 【冬季养生】教你如何冬季养肾

【肠道畅想】肠道是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坚持这些习惯,减少炎症、增强免疫力,为肠道健康保驾护航 【肠道畅想】肠道是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坚持这些习惯,减少炎症、增强免疫力,为肠道健康保驾护航

天冷喝点姜枣酵素,暖心又暖胃 天冷喝点姜枣酵素,暖心又暖胃

鼻炎反反复复,试试用它 鼻炎反反复复,试试用它

酵素“做你的保护伞” 酵素“做你的保护伞”

甘油三酯偏高,试试酵素调养 甘油三酯偏高,试试酵素调养

酵素催化 酵素催化

素食厨师哪里找,面向全国提供优秀的素食厨师

湿疹难忍,酵素调理 湿疹难忍,酵素调理

又是一年冬吃萝卜夏吃姜的时候 又是一年冬吃萝卜夏吃姜的时候

冬盈一岁满,雪落有清欢 冬盈一岁满,雪落有清欢

自制酵素安全吗? 自制酵素安全吗?

酵素还有这样一“手” 酵素还有这样一“手”

单季最新鲜的水果,用最优的酵素器,做最高品酵素, 单季最新鲜的水果,用最优的酵素器,做最高品酵素,

你的城市降温了吗? 你的城市降温了吗?

酵素——守护心脑血管健康 酵素——守护心脑血管健康

来自“柚”惑的分享,化痰高手 来自“柚”惑的分享,化痰高手

你是否有这样的烦恼?每洗一次掉一大把! 你是否有这样的烦恼?每洗一次掉一大把!

迎寒而立,相拥冬阳 迎寒而立,相拥冬阳

酵素兑水稀释后喝?还是直接喝原液? 酵素兑水稀释后喝?还是直接喝原液?

【酵醒健康】酵素就相当于健康的金钥匙啊,每天吃一杯到底有什么好处呢? 【酵醒健康】酵素就相当于健康的金钥匙啊,每天吃一杯到底有什么好处呢?

节食减肥,不如喝酵素更健康更有效 节食减肥,不如喝酵素更健康更有效

每天一杯酵素,提高免疫少生病 每天一杯酵素,提高免疫少生病

霜降已至,御寒保暖 霜降已至,御寒保暖

百病从肺生,秋天要养护 百病从肺生,秋天要养护

十月桂花飘香,满城秋意浓浓 十月桂花飘香,满城秋意浓浓

天天说酵素,那酵素会有不良反应吗? 天天说酵素,那酵素会有不良反应吗?

【从肠计议】便秘与脾、胃、小肠、大肠、肺、肾等都有关系。 【从肠计议】便秘与脾、胃、小肠、大肠、肺、肾等都有关系。

酵素呵护你的胃 酵素呵护你的胃

【肺腑之言】秋季养肺是关键,现在知道不算晚 【肺腑之言】秋季养肺是关键,现在知道不算晚

“好”酵素让你一夜到天亮 “好”酵素让你一夜到天亮

今日不养生,明日养医生 今日不养生,明日养医生

酵素与代谢 酵素与代谢

秋后怎么吃,才是最.营养又温补 秋后怎么吃,才是最.营养又温补

【从肠计议】悦修源养生排毒三部曲 【从肠计议】悦修源养生排毒三部曲

【肠话短说】排毒三部曲:从肠道到肝肾,全面清除身体毒素! 【肠话短说】排毒三部曲:从肠道到肝肾,全面清除身体毒素!

【肠肠久久】秋季养肠的三大理由 【肠肠久久】秋季养肠的三大理由

甲状腺不好,这三种果蔬尽量少碰 甲状腺不好,这三种果蔬尽量少碰

【肠肠久久】肠道菌群及其功能 【肠肠久久】肠道菌群及其功能

缓慢性心率失常,试试喝诺丽果酵素 缓慢性心率失常,试试喝诺丽果酵素

这种“君”一旦感染,就难愈 这种“君”一旦感染,就难愈

想美白又不想花大钱,那就试试这款酵素 想美白又不想花大钱,那就试试这款酵素

水果多的吃不完易坏,找到它最好的归宿 水果多的吃不完易坏,找到它最好的归宿

喝酵素也有大讲究 喝酵素也有大讲究

民间有句这样的古话,一日不吃酸,腿就打颤 民间有句这样的古话,一日不吃酸,腿就打颤

酵素好,吸收好! 酵素好,吸收好!

清热排毒“草”既可做菜也可入“酵” 清热排毒“草”既可做菜也可入“酵”

青梅酿酵,必有滋味 青梅酿酵,必有滋味

【肠治久安】夏季肠胃养生妙招 从“肠”计议 切勿贪凉 【肠治久安】夏季肠胃养生妙招 从“肠”计议 切勿贪凉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